熱線:
本報記者吳以軒、見習記者吳繼霞
硅膠是目前最流行的化工材料之一。 近一年來,由于需求和成本上升,有機硅產品供不應求。 為了鞏固市場,去年有機硅相關企業紛紛擴產、延伸產業鏈。 潤禾材料、晨光新材料等企業近期發布了擴產計劃,但企業持續擴產也引發了市場對產能過剩的擔憂。
5月10日中午,潤和材料發布可轉換公司債券招股說明書(記名草案)。 公司擬發行可轉債募集資金2.92億元。 募集資金項目主要涉及有機硅深加工等領域,具體為年產35噸有機硅新材料項目(一期)和年產8噸有機硅粘合劑及配套項目。
4月30日,晨光新材料發布公告稱,擬與寧夏中衛工業園管委會簽署“年產30萬噸硅基及氣凝膠新材料項目”入園協議。 項目總投資約20億元。
東岳硅材董事長王衛東此前也公開回應投資者表示,公司將積極推進20萬噸/年有機硅下游產品深加工裝備的試生產。
北京特億陽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總裁齊海申在接受《證券日報》記者采訪時表示:“現階段,有機硅的需求仍處于快速增長階段,但從來看,從目前的擴張速度來看,預計明年可能會啟動,一旦出現產能過剩,消化過剩產能需要一定的時間,但即使產能過剩已經過時,先進產能也不會受到影響太大,中小產能企業淘汰將加速,行業擠壓效應將更加明顯,行業集中度將更強,寡頭時代將到來?!?/p>
同時,齊海申建議:“相關企業在擴大生產方面應提高警惕,避免一哄而上,不能被短期漲價和高額利潤所迷惑,未來可重點拓展下游應用?!?”
目前,建筑領域仍然是有機硅應用最重要的終端場景。 據觀研天下整理的數據顯示,建筑材料約占我國有機硅行業下游應用領域的34%。 近年來,國家大規模的基礎設施投資導致建筑材料的需求不斷增加。 加之裝配式建筑的興起,硅酮密封膠市場快速增長,帶動了硅酮市場的發展。
中國文化管理協會鄉村振興建設委員會副秘書長袁帥在接受《證券日報》記者采訪時表示:“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,有機硅產品展示在越來越多的領域,其優越的性能和功能已逐步實現對傳統材料的替代,應用范圍不斷擴大,現階段有機硅材料已廣泛應用于電子電器、紡織服裝等領域、醫療健康產業等”
“同時,由于有機硅材料優異的耐高溫、抗壓縮、抗輻射和導電性能,該材料在新能源領域也得到廣泛應用,市場增長。在5G等新興產業的帶動下、新能源汽車、芯片半導體等,有機硅材料市場有望進一步發展?!?袁帥說道。
據SAGSI數據顯示,2020年我國有機硅市場規模約為530億元,預計到2025年相關市場規模將達到945億元,2020年至2020年復合增長率為12.26%。 2025 年。
神港證券也在研報中分析,有機硅需求增長潛力巨大。 按人均消費量計算,目前我國人均有機硅消費量不足1.0kg/人,與發達國家1.0-2.0kg/人相比,仍有一倍以上增長空間。 未來有機硅的長期需求將主要來自我國。 隨著海外需求的恢復,有機硅市場出口將逐步增加。
(孫茜主編)